一、用藥時機不對
糖尿病是終身疾病,但不能一發現糖尿病就馬上用藥,對于無任何癥狀的患者,一般診斷不能以一次為準,首次發現血糖升高后,要隔1-2周再測,如空腹血糖大于7.8mmol/l或餐后血糖大于11.1mmol/l,就應該考慮糖尿病。明確診斷后,若血糖檢查時低,本人又無任何癥狀的時候,可通過減肥、合理科學的飲食、體育鍛煉或者禁煙酒等非藥物方法治療。如血糖控制良好,則可維持,若仍無效,則口服藥物治療。
二、盡量早期治療
糖尿病患者確診后,由于很多人是體檢發現的,往往不重視。生活、飲食仍不規律,更不愿意用藥物。從臨床治療來看,病人治療越早,郊果越好,費用越低,相當一部分病人康復后,可以長期擺脫藥物。治療越晚,費用越高,療效越差;同時由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,造成治療上難度更大,用藥增多,恢復周期越長。
三、擅自停藥,頻繁換藥
糖尿病是慢性疾病,治療周期長。有的患者一次血糖檢查正常,即擅自減量,甚至停藥,不僅導致血糖再次升高,同時血糖的不穩定,會對身體各個臟器帶來更嚴重的影響。但是病情長期穩定,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服藥次數或調整劑量。
目前,降糖藥物品種繁多,中西藥對血糖控制都有一定療效,糖尿病患者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選用。在用藥時應考慮糖尿病病人的病情程長短、病情輕重以及有無并發癥等,同時,偏愛用中藥者,一定要按中醫的“四診八綱”辯證治療,從而達到最佳治療效果。
四、單純依賴藥物,忽視生活調節
糖尿病是一種與生活息息相關疾病,生活調節在整體治療中,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,糖尿病與長期飲食過多,體格肥胖,活動減少,煙酒嗜好等因素有關。所以合理進行生活調節,盡量減少降糖藥物的種類和數量,是糖尿病患者的明確選擇。
特別提示:
“無糖食品”不能真正用來治療糖尿病
所謂“無糖食品”正確的說法應當是“未加蔗糖的食品”,因為目前市場上所謂的“無糖食品”中原有的糖類成分依然存在。比如“無糖奶粉”只是未混有蔗糖,而奶粉中原有的乳糖并沒有減少,乳糖經消化后仍可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。又如“無糖蛋糕”,“無糖湯圓”也只是沒有放入蔗糖的蛋糕和湯圓而已,做蛋糕和湯圓的面粉經消化后,依然會分解成葡萄糖。所以說糖尿病患者不要一看到“無糖”這兩個字就認為是“無糖”食品,應當仔細看看食物中的成分,因為奶中的乳糖、食物中的淀粉,最終都將轉變成葡萄糖,所以說“無糖食品”不能真正用來治療糖尿病。